章燎原喜欢喝酒,他有句模仿赵四的话:世上没啥事儿是一瓶酒不可以解决的。
假如有,那就两瓶。
与其烧钱研究公司治理,不如请公司团队吃饭喝酒。
顶着喝酒论的章燎原有一股子草莽气息。
其他网络企业家在高等学府深造时,他正在街头和人打架;前者们攻城拔寨时,他正开着摩的小心翼翼躲避着城管的视线。
他混了18年,一度一事无成,口袋身无分文。
摩的被城管查扣时,他委屈得直哭。
如是到了2012年,章燎原创立了一家网络企业,1年做成了行业第一。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里,他们一天的销售额是5.08亿。
一事无成的混混 章燎原和职员们喝酒、无话不谈,他感觉如此的企业管理核心,源头是其爸爸妈妈粗放的无为而治式的培育办法。
1976年,章燎原出生于安徽绩溪县农村的一个显赫家庭。
章父在安徽宣城煤炭部门工作,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这一铁饭碗足以保一家人衣食无忧。
借着爸爸的官威,章燎原过得非常风光,直到他转学到了镇上。
安徽一村一种方言,在镇上,章燎原听不懂其他人讲话,没朋友,倍感孤独。
由于自卑,他愈发尊严,不允许其他人欺负自己。
他开始吸烟打架,通过混混的身份找回了风光,理所当然的,其成绩一落千丈。
那个年代还没《古惑仔》,混混们的将来规划没纲领性指导。
打完架的章燎原常常迷茫,他开始考虑将来能干什么:由于前头赊账、追打其他人,回头遭催账、让人追着打的痞子生涯,实质并不风光。
读技校期间,章燎原找做买卖的表哥玩,表哥买了五瓶3元一瓶的矿泉水让他洗手,旁边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等着捡矿泉水瓶。
章燎原的手开始哆嗦,内心突感刺痛。
他下决心做买卖,做表哥如此的人,不可以变成捡矿泉水瓶的。
回到学校,章燎原开始认真念书。
那个年代,营销推广员大多家底殷实,章燎原便开始看有关营销的书。
他的文化水平非常低,有的内容对他而言是有字天书,章燎原强忍着看完。
这类常识起初并没能派上用场。
决定尝试赚钱时,章燎原揣着几十块和同学南下东莞打工,这点钱都花在了火车上,下车时口袋一干二净。
在一家表厂里,他做了三个月的电工。
在这种地方,他如此的年轻劳动力唯一的价值就是被榨干所有价值。
做完了电工活,章燎原收到了主管的各种其他指令,刷油、砌墙,忙得一天只可以吃一顿饭。
他接触了不少和他一样的人。
来自全国各地的南下务工职员,每一个月拿1000块,自己留50花一个月,其他寄回村里的老家,还活得非常高兴。
章燎原过得并不高兴,在这种对比里,他得出的结论不是满足常乐、心态决定生活等心灵鸡汤,而是仅靠埋头苦干,你可能一辈子出不了头。
饿肚子的日子里,章燎原掌握了不少。
他曾在一家夜总会里端盘子,遭遇各式各样的见地。
委屈的时候,他会躲在卫生间里哭,有客户骂他,他气不过想揍他们找回风光,最后忍了下来。
章燎原日渐想了解了一件事,选择做一份工作,就不要抱怨,实在不可以可以不干,为了存活,你得掌握谦卑。
混了两年,一事无成,好在家还有点关系。
章燎原被爸爸妈妈拽回家,安排进了安徽最大国企之一的海螺集团。
时间变得宽裕,章燎原开始有目的的钻研两件事情,一是尝试和人正常交际,二是看书。
他看心理学、成功学的书,感觉没意思,转而看世界名著,这种书他也多半看不下去,强迫自己看完后,到底记住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章燎原也不了解。
总结而言,在海螺的日子里,他还是在混。
他在这家国企混了3年,相对舒服的日子让章燎原找回了过去的自己,他在外面喝酒,偶尔打架,然后自我检讨一番。
3年后,章燎原终于意识到,在海螺集团,由于文凭有限,自己不可能出头,于是离开。
携带探寻、达成我们的雄心壮志离职,他一头撞上了生活最艰难的日子。
他开过小食肆、跑过摩的,多数时候身无分文,连烟都得女友掏钱买。
从起初的雄心,到为了生活无奈坚持,再到麻木、茫然。
从未感受过成功的喜悦,,我怀疑自己是天生的倒霉蛋。
章燎原如是说。
跑摩的时,他被城管抓过好几次,扣过车、罚过钱,最后一次被抓时,他哭了起来,感觉委屈得不可以:满大街跑摩的的,为何你们一直盯着我? 舍弃摩的事业,章燎原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看上去混了多年社会,但学会的本领并不多,对于创业还没一个有把握的方向。
于是,他决定重拾技校时的梦想,成为一名销售人员。
回忆起这段混的岁月,章燎原说:世上没什么叫策略失败,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输在决心上,方向只能是一个,可达到目的办法可以不少。
章燎原当时的方向就是赚钱、赚大钱,他遇过挫折、受过委屈,但并不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他将苦难归结为试错。
100亿?可以 章燎原面试成了一家塑胶企业的销售人员,首次成了白领,有了我们的工位,工位前放着电脑和电话。
他忽然理解了《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到了城市里,听失火车鸣叫的时候,是一种享受的心情。
那是2002年,网络企业如雨后春笋,章燎原首次触网。
老板期望将塑胶通过网络卖到国外,章燎原不懂英文,他用中文写好邮件,找人翻译成英文。
接着打开在线翻译软件,一家家找英文网站,看到网站内容和塑胶交易有关,他就给人发邮件,前后发了几百封。
一个月后,有越洋电话打到公司里谈买卖,之后电话愈加多,价格也非常愉快,章燎原发觉电子商务是个很好的交易。
几个月后,销售日渐基础知识的章燎原选择跳槽。
他所在的宁国市盛产山核桃,当地一家名叫詹氏食品的公司专门卖这个,年营收四五百万,章燎原成了詹氏的营销员。
他在詹氏干了9年,从营销员一直做到总经理,离开的时候,企业的年营收已经超越一亿。
期间章燎原琢磨:自己之所以很久内一事无成,核心是没专注于一个产业,没选好切入点,跟对老板。
在詹氏,章燎原首次领会到了成功的感觉。
他被外派到芜湖开专卖店,担任总经理,月薪700元,手底下有一名职员。
章燎原负责搬货、送货,负责管理,负责和商超谈判,他依然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但章燎原喜欢这种有商品,又能掌控方向的感觉。
他骑着自行车携带女友在芜湖转悠,指着世纪联华说:将来大家的货都会摆进来,女友翻了个白眼。
后来,章燎原自己创了企业,在3年里将它估值做到了世纪联华(香港上市企业)市值的4倍。
成了芜湖经理,章燎原1日千里。
他学习谈进场费,学税务,学工商企业注册,学管理2年后,詹氏芜湖区业务增长率第一,29岁的章燎原升职成了营销总监,倍感扬眉吐气,走路都虎虎生风。
此后,詹氏渐渐成了安徽最具知名度的坚果品牌,章燎原也成了总经理,但他的野心不减,想做一个全国性的品牌。
按部就班铺线下、建团队、搞仓储,照传统方法做成一个布局全国的品牌,对于詹氏而言不是短期可以触及的目的。
但章燎原感觉到了年代的变化B2C的崛起帮助一众后进品牌达成了飞跃式进步。
2010年底,章燎原在詹氏内部创立了壳壳果,通过互联网卖山核桃。
创立的第一年,壳壳果的销售额突破2000万。
章燎原觉得这是公司迅速做大的唯一机会,壳壳果能在3年内达成詹氏18年没做到的成绩营收超越2亿。
他建议公司加强投资力度,进行资源倾斜。
但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别的人感觉章燎原走火入魔、满嘴跑火车:电子商务是虚拟的,没线下门店可靠,瞎跑容易扯着蛋。
异建者并不是一叶障目,事实上当时的电子商务虽然热门,但很多传统商超物品业内,对于网络并不看好。
由于网上无法做品牌,无法靠门店装修取胜,没商超关系做背书企业成功的、依靠的传统招数大多失效。
由于这类缘由,想靠互联网做大的先行者并不是没,但折戟沉沙是容易见到归宿。
老板也偏向于稳守线下,章燎原非常着急。
他感觉快消品在互联网打造品牌的时间非常短,最多两三年就会失去机会,目前不做,将来就没机会了,即使有机会,也一定不是通过大家这种办法来达成。
壳壳果在坚果业做到了电子商务前三,章燎原却有点惊惶失措。
好在他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倒霉蛋,十字路口上,有人主动给他指明了方向。
2011年底,IDG资本合作伙伴李丰找到章燎原,为此专程跑了趟宁国市。
李丰感觉章燎原虽然身处小地方,但视线非常大方,而且对电子商务有独到想法。
他告诉章燎原:你出来干,我投你钱。
之后的A轮筹资里,IDG向章燎原投了150万美金。
章李会谈后,章燎原决定离职,拿出全部家当(100万)创业,周围人纷纷劝阻:你一年好几十万收入,有房有车,混了这么多年才有这收获,这是要胡搞什么呢?还有长辈以36岁不适合大动的传统玄学来教育章燎原,但这类劝阻统统失效。
2012年初,章燎原离开壳壳果,创立三只松鼠。
直至今,在他眼里,壳壳果的感情程度依然比三只松鼠还重,由于那是他的大儿子。
走的时候,章燎原没带走一个部下,一方面他自认前途未卜,其次他感觉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
2012年3月,IDG的第一笔钱到账,章燎原和李丰在芜湖的一间民房里吃了顿回锅肉、喝了顿酒。
酒足饭饱,李丰问:三只松鼠能做到100个亿吗?章燎原看了眼手中的杯子,一饮而尽:可以。
我会给你们发汽车 三只松鼠的创始团队一共5人,他们自我评价称团队只不过比垃圾好那样一点点。
可能聪明人都擅长类似的自我调侃。
譬如菲尔|奈特将Nike的5人创始团队称为杂碎会议(buttfaces meeting),称其是一个残疾人、一个底层劳工、一个酒鬼、一个野人和一个瘦竹竿(菲尔|奈特本人)的结合体。
(点击阅读:一个赛道loser跑出一个Nike王朝的逆袭秘诀:找到志业,Just do it !) 章燎原们在芜湖租了一套3室2厅的民居做办公室兼宿舍,房租一千多元。
5人各司其职,章燎原专门安排一个人管微博,找大V转发,与粉互动。
三只松鼠正式上线前,李丰又来了一趟芜湖,6人一块吃饭,喝了不少酒。
我很长时间没历程过这种场面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我很长时间没看到的东西,草根、青春、理想、感情目前回想起来仍然十分感动。
李丰说。
这个团队确实非常草根非常青春。
他们给各自起了名号,在公司里都这么叫:鼠大疯、鼠小疯、鼠阿M章燎原叫章三疯,总之听上去都不是非常正常。
由于人少,管理上没什么讲究。
聚会的时候一帮青年又唱又跳,遇见问题时也会吵得不可开交。
章燎原批评人不留情面,常说其他人是二货或是完全没逻辑思维,下属也会和他吵,反正就1000元的薪资,大不了不干了。
嘴上嚷嚷着离职,却鲜有人离开三只松鼠。
创业团队里,转账账号能连续三次复制黏贴都出错的鼠阿M从客服做起,成了精干的部门主管。
和章燎原吵得最多的鼠大疯,现在专职生产部门,管理上千号人。
争吵和进步间,2012年6月,三只松鼠正式上线,第一单顾客是一位黄姓先生。
鼠阿M激动得大叫,全办公室的人都跑来围观。
章燎原亲手打包,鼠阿M写了一封信随坚果寄给了他们。
做成了一单买卖,小团队去大排档喝啤酒庆祝了一番,但旁边有一群工人大声吵闹,影响了众人的兴致。
章燎原环视了一眼说:大家会去海螺酒店开年会,我会给你们发汽车。
海螺酒店是芜湖最有名的酒店之一,在鼠阿M眼里,它和白宫一样高级。
不过大排档席间,众人对于如此的豪言并无过多憧憬抑或质疑。
感觉这个人(章燎原)可信任,但讲的这类是真是假大家也不了解。
鼠阿M说,回头想想,如此的信赖也有年轻无知是什么原因在里面。
2013年,章燎原给创始团队发了车,每个人20万额度,油钱公司出。
鼠阿M选了一辆别克,新年时开回了宁国市港口镇灰山村的老家。
回村那天,爸爸妈妈请了所有亲戚来吃饭,车一过来开始放鞭炮,一路炸了几百米。
妈妈一直对鼠阿M念叨:女儿你好棒。
传统逻辑的改变与成功 三只松鼠用1年时间做成了坚果类的电子商务第一品牌。
章燎原在此期间考虑的各式策略,是三只松鼠持续飞奔的根基。
网络品牌,其成功法则的条目实质比传统企业更难总结。
在某些行业里,老牌企业的成功逻辑有不少相似之处,而网络企业,特别是飞速火爆蹿红的品牌,则必有很多革新之处。
但不论办法怎么样,有两点一直绕不过,一是迅速打造口碑,二是本钱与服务间的性价比。
天使投资人、美图秀秀开创者蔡文胜曾说:网络将来是那些传统产业里懂网络的人,而不是懂网络但不懂传统产业的人,假如过分依靠网络的力量,传统改造非常难成功。
这番言论颇有见地。
(点击阅读:他让4亿人变美,能离得开他的女性已经不多了) 三只松鼠崛起期间,虽然网络式的花活不断,但其所求一直与传统坚果买卖的目的一致。
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章燎原,非常了解坚果买卖里,买家需要的是什么,与什么过程和方法可以用来打造品牌信誉度。
坚果是个红海市场,三只松鼠起步时,电子商务范围里也不乏做得风生水起的坚果品牌。
想要红海突围,第一需要一款能创造蓝海的拳头商品,对坚果知根知底的章燎原,相中了碧根果。
2012年左右,国内市场对于碧根果还比较陌生,老牌明星高兴果的用户关注度是其数倍。
但碧根果口味颇佳,价格也有竞争优势,拥有成为新一代坚果明星的潜质。
随后的几年时间里,碧根果的市场不断扩大,把握住这轮增潮,成了三只松鼠的基础。
有了商品,就得找目的群众。
坚果类商品的受众大多是办公室或是宅人一族,其需要的本质是满足闲暇时光的口腹之欲。
章燎原给三只松鼠的定位是做高档,卖给白领,但在宣传上,他没方法直接传达给白领受众,由于那意味着非常高的宣传本钱。
章燎原想到了一个方法:詹氏的非常大一块业务来自企事业单位的采购。
做这一业务时,章燎原第一主攻的却是小区里的大爷和大妈,给他们提供底价格、好商品,他们买回去便到处讲,不久后,便有企业慕名前来。
到了网络,章燎原觉得让图实惠、乐于宣传的买家进行传播的办法依然有效,而他的传播群众,顺势从大爷大妈转向了学生和刚走上工作职位的人。
章燎原判断:这种类型的人群很容易获得满足,也就是常言的小确幸,小恩小惠便会令他们高兴地发微博推荐。
而且这批青年同意新事物的能力强,参与感也强,品牌看重度方面则是白纸一样。
遵循这一转嫁而来的理念,三只松鼠针对青年用底价赚人气,打造大伙都买三只松鼠我为何不可以买呢?的理念。
赚足了人气后,其价格日渐趋于合理,在此过程中,新用户变成了老用户,价格不再是他们判断的唯一准则。
怎么样将新用户变成稳定的老用户?其中的知识更深,核心点则在于老生常谈的客户体验。
在这条路上,传统品牌的链条相对较短:一则有效的广告能广而告之,取得买家的关注,之后是比拼商超互联网,再之后则靠商品。
网络品牌的体验链非常长:进店铺观看、客服交流、下单后的等待时间、商品体验怎么样任何一个环节的错误,都可能失去买家的信赖。
如前所述,在这种链条里,不少传统依靠的招数失效,因此传统企业感觉这类环节都是麻烦。
但章燎原却感觉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机会,充斥着联系买家、灌输品牌理念的空间,并为此绞尽脑汁。
一天,章燎原忽然对团队说:松鼠是萌宠,大家应该借助这个优势,以宠物松鼠的口吻和客户交流,称他们为主人,甚至可以撒娇。
大伙听了直摇头,感觉叫主人又怪异又肉麻。
章燎原说:那我来第一个叫吧。
于是,这个37岁的中年大叔坐在电脑前,敲下了主人主人,我是小鼠儿。
试验了几天,章燎原越发感觉这是个天才的思维。
淘宝购物时被喊一声亲稀疏平时,用户不会记得这是哪家店,但叫主人的,肯定是三只松鼠。
于是,某天半夜,章燎原在群里说:将来一律称呼客户为主人。
他还发了张自己客服时的截图,用鼠小儿账号和顾客聊天时,他冒出一句主人记得表彰一下,么么哒。
他们说,小松鼠好乖,随即发了一张摸头的动图。
主人成了强制需要,包含鼠阿M在内的客服团队,开始都不习惯这个词,后来放开了,变成了团队的规范用词。
客户们感觉稀奇,也有人不喜欢,但叫顺口了,客户们非常快便同意了。
在交流环节打下松鼠烙印,接着便是商品和服务。
新生代对于调剂类食品有不少需要,价格之上还需要愉快的体验,坏的多、包装丑、吃完了手脏、果壳没处扔,都是不愉快的体验。
在这种消费的全过程中,他们不期望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针对此,三只松鼠持续革新。
松鼠画风的包装盒、松鼠尾巴造型的开箱器、盒内附带的擦手湿巾在坚果行业内,章燎原可谓开创了超越客户体验的先河。
他对此颇为自得:网络要口碑相传,需要要让客户得到喜悦和尖叫,而这肯定是商品以外的。
在一系列改变的基础上,三只松鼠迎来了轰轰烈烈的爆发与危机。
走出死亡边缘 2012年双十一,三只松鼠的13个客服从凌晨忙到了第二天凌晨。
提示新消息的叮咚声,在鼠阿M听来一贯悦耳,但那天,这声音却变成了世界上最挠心的噪音。
期间有同事打电话给运营经理:别卖了,再卖真发不出去货,得关店了订单像雪花一样积压下来,缺货成了可以预见的雪崩。
一伙人在仓库里呆了两天,才搞了解捅了多大的篓子。
章燎原将创业团队叫到一块:大家面临成立以来最大的灾难,或许会死掉。
大家没任何选择,只可以用尽所有力量去干,即使干完了,可能还是会死掉。
2012年双十一之前,三只松鼠的日均订单不过3000,当天却冲到了10万。
缺货、物流慢、品质降低,都大概击垮其很不容易积攒下的口碑,令三只松鼠覆灭。
逼不能已,章燎原招了200多名大学生当临时工,他身先士卒,携带团队没日没夜干了9天,这才堵上了窟窿。
危机过后,章燎原一是后怕,二是开心,感觉经此一役,团队算是能打硬仗了。
但他的开心来得有点早。
双十一过后,三只松鼠的日均订单猛升一个台阶,节日更是险情不断。
3个月后的新年,快递第三积压,鼠大疯大年初中三年级收到顾客的短信:你们做个P的买卖,我的货还没有收到呢。
客服部门承受了巨大的重压,春节期间还要遭受顾客们的谴责甚至谩骂。
为知道决众人的不满,章燎原向延迟收货的客户们赔付了80万。
连续的危机过后,章燎原意识到,跑得太快也会让企业死掉。
但他没法做出改变:不可能停止接单,也拿不出钱搭建健全的Supply chain与仓储物流。
悬在头顶上的利剑一直令章燎原喜忧参半,这一窘境直到2014年才发生根本性变化。
是年,三只松鼠全年营收突破10亿,期间还完成了C轮筹资,从今日资本和IDG处拿到了1.2亿元。
章燎原将2014年视为三只松鼠的地基年,手握充裕资金,他投资一亿多进行了Supply chain改造,在北京、广州、芜湖、成都四地建仓,进口24台自动包装机,提高包装效率30%以上。
在这之前,大家的企业一直摇摇欲坠,连地基都没,挣扎在死亡的边缘线上。
章燎原说,但这只不过百亿地基计划的起步。
他觉得电子商务对Supply chain的改造才是真正的门槛:通过软件提取数据改进商品,品质得时时改进。
而这也是网络品牌优于传统品牌之处,电子商务让企业与买家直接对接,库存更精确,品质更容易维持新鲜。
三只松鼠的地基年,也是坚果市场全方位爆发的一年。
2014年,老牌电子商务百草味发力,良品铺子崛起。
列强纷争的格局中,章燎原告诉鼠大疯:大家目前有能力一天卖一个亿。
鼠大疯哈哈一乐感觉他在吹牛。
这年双十一,三只松鼠一天销售1.09亿元,卖了700万袋坚果,120多万个包裹,足以堆满15个足球场,4500人在4天里发完了货。
真正的对手是看不见的 2014年之后,三只松鼠似在坦途上疾驰。
2015年,其年销售额突破25亿;刚刚过去的2016年双十一里,这家企业的单日销售额是5.08亿。
其中,在天猫这一平台上,三只松鼠以4.35亿的销售额位列全品类企业第七,位列其前的,则是Nike、优衣库、海尔等一众鼎盛经年的品牌。
在此之前,这一品牌的估值已经高达40亿。
2015年8月20日,离开IDG、创立峰瑞资本的李丰给章燎原打了个电话: 我出来创业了,新成立一个基金,我给你投点钱吧。
可以,那你给我投一个亿吧。
我给你三个亿。
9月15日,这笔资金全部到账,三只松鼠以40亿的身价成为范围内估值最高的电子商务品牌。
在章燎原看来,三只松鼠算是有了基础,但风险依然不断。
他汇总了三只松鼠的几种死法:最大的风险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风险在中国无人彻底的解决,我期望用网络信息化、数据彻底解决,但这需要过程。
另外,网络处处是风险,任何一种死法都可以叫你去死,媒体可以叫你死,微博可以叫你死,国家有关政策也可以叫你死,用户投诉也可以叫你死,你没法总结哪种死法。
全员要关注的不是如何去死,是怎么样去挖掘每个细节的弱点在哪、把弱点抑制住。
为了抑制弱点,他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布局,包含建设生态农业平台与专业化物流,在国内建成10个仓库等等。
章燎原的想法,是加速商品的拓展,从线上第一做成线下第一,再到全国零食第一,再之后达成全球食品。
2016年7月,三只松鼠设立了松鼠海淘,专攻全球零食。
由于这种持续投资,这家大名鼎鼎的企业,实质仍在亏损经营。
根据章燎原的说法,想盈利随时都可以盈利,还没有到时候。
这一说法和过去的京东如出一辙,值得一提的是,三只松鼠的投资人、今日资本的徐新,正是鼎力刘强东崛起、站在他身后的非常重要的女性。
(点击阅读:八年本钱翻百倍,成批造就草根为有钱人,背后有什么真相与门道) 不过,章燎原和刘强东不同他和99%的网络掌门人都不同。
他离群索居,平常就待在芜湖的松鼠总部大楼办公室里闭关,甚少出关。
其他掌门人喜欢谈成功学,他喜欢谈喝酒。
章燎原觉得酒在团队建设中的地位不可低估,每逢硬仗,他都要搞誓师大会,击鼓、宣誓、喝壮行酒,还为此专门找某酒品牌定制了专用庆功酒。
在不可防止被问到成功学时,章燎原说:没什么可谈的。
由于言成功尚早,危机随时可能出现。
真正的对手是看不见的,就像当初他们看不见我一样。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