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对网上购物嗤之以鼻或是坚决反对的人,目前已经被以火箭速度如火如荼的网上购物所征服。
对电商,过去的2013年是里程碑的一年,不止是淘宝诞生十周年,也是中国初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零售市场。
5月27日,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主流生活报告显示,淘宝,这个2003年成立的网上购物平台,已经成为网购的近义词,深入到普通中国生活活的很多方面,成为主流生活方法。
中国网上购物规模超越美国依据阿里研究院援引阿里巴巴集团招股书数字,截止2013年12月31日,包含天猫、淘宝和聚合算在内全年产品买卖总额(GMV)为15420亿人民币(2530亿美金),全年共产生50亿个包裹,占中国总包裹量的54%。
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有超越2.31亿活跃买,年买卖笔数近110亿笔。
把这类数据平摊到全国人口上,每个人每年在这个平台上花费1186元,购买6.3笔,收将近4个包裹。
eMarketer数据显示,美国互联网零售买卖额为2589亿USD,约合人民币1.566万亿元。
仅阿里平台上的全年产品买卖额就与整个美国相当。
阿里研究院援引阿里巴巴集团招股书数字还表明,2013年11月11日,参加阿里平台双十一营销的卖家在24小时内就产生了362亿人民币(59亿USD)的买卖额。
天猫平台双十一单天的买卖额,超越了comScore统计的美国从感恩节到互联网星期一5天之内所有网上零售平台加起来的53亿美金买卖额总量。
这一组数据,只不过一个新十年的开始,电商的高速增长还在后面。
艾瑞的统计表明,伴随互联网消费被进一步带动,到2016年,中国互联网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3.79万亿(6220亿USD),年复合增长率27.2%。
从年龄结构上看,九零后的崛起和零零后的增长潜力或将决定中国网络产业的将来。
2013年,网络在九零后人群中的覆盖率接近32%,预计2014年此项数据将超越40%。
伴随八零后、九零后等网络普及程度更高的用户成为消费中坚力量,网上购物将更深地进入和影响大家的生活。
从地域来看,三四线城市将面临愈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前,淘宝网《全国县域区域网上购物进步报告》显示:2012年县域人均网上购物54次,超越一二线城市的人均网上购物39次。
相应地,县域人均网上购物金额也超越一二线城市。
报告觉得,淘宝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中国尚不发达的零售体系。
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59.8%的零售增长源于1、二线城市以外的区域。
因为传统零售体系下三四线城市买家可选择的产品很有限,一旦淘宝的模式打破了地域制约,潜藏的购买力即飞速释放出来。
无所不可以的互联网购物在阿里研究院援引阿里巴巴集团招股书数字中,有这么一组内容:截至2013年年底,淘宝上的800万活跃企业发布了7.96亿件产品,涵盖100个不一样的商品类目、2000个子类目。
报告指出,只须你可以连接上网,淘宝基本上可以在任何时间,将你想要的任何东西送到任何地方。
其中,有burberry售卖的高端风衣,也有中国农村老太太手工缝制的布鞋;有只有极少数人才消费得起的直升飞机,也有走街串巷干体力活的人脚下蹬的三轮;有广东佛山生产的家具,也有家门口水果店的新鲜水果;有法院拍卖的起拍价上亿元的土地和厂房,也有一口价供应的不足1块钱的竹制牙签。